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
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,包含了多重的含義,即企業的數字化、企業的轉型、企業轉型成為數字化,以及企業轉型中的數字化。
所有這一切,發生的大背景是能源行業在碳中和的趨勢下,其發展環境發生了本質的變化,主要有以下五點:
第一、誰來生產(Who),從生產者到產銷者的變化。能源過去從發電企業的生產,轉變為發電企業與產銷者(分布式電源+電力用戶)的共同生產。
第二、生產什么(What),從過去的單一能源形態,到多種能源形態聯合(多能互補),再到以能源為載體,提供綜合能源服務(服務產品)。
第三、用何工具(Which),傳統工業社會以能源轉換為特征,未來的能源系統以軟件和數據作為驅動力,即軟件定義能源。
第四、如何生產(How),從能源的瀑布式單向流動生產(發-輸-配-調-用),到雙向、多源、互動、自治、協作式的能源互聯網生態,呈現出快速迭代、持續優化、動態平衡的特征。
第五、在哪生產(Where),從過去遠離負荷中心的地方進行生產,通過以特高壓/超高壓/油氣干線方式逐層降壓傳遞到負荷側,到分散化、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源網荷儲協調,逐層動態平衡。
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要點
能源企業需要適應上述的變化,所以才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,并邁向數據驅動的新階段,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:
第一,系統資源優化是目標,即能源系統作為一個整體,在碳中和的目標下,很難僅僅依靠單個企業內部的優化去實現,而是需要實現跨企業的整體資源優化,其本質是就是“在合適的地點、以合適的價格、提供合適的能源形態”,實現能源資源配置最優化,并且在此基礎上推進企業內部的優化,提高企業的全員勞動生產力。
第二,數據流動是關鍵,新的信息技術基礎架構,通過數據的流動,在合適的地方,由合適的機制,把數據轉換為信息,把信息轉換為知識,把知識轉換為決策,并指導能源系統的運行與協調。
第三,能源軟件是核心,上述的流動和轉換,客觀上需要構建一系列跨專業,甚至跨企業的能源軟件,并且實現企業內部外部的信息要素和資源要素的優化匹配,所以新一代的能源軟件系統是核心。
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
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,不完全等同于大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。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,對于消費類企業來說,是建立“以銷定產”的拉動式、靈活化的全過程服務,對于大型制造業來說,是以設備產品的全壽命周期優化為目標,比如大型風機的PLM、EAM。
能源企業傳統上提供能源產品(水、熱、電、氣),未來提供的是能源服務,所以就產品特征上看,不完全等同于制造業,是一種包含關系,有三條數字化主線的交織:
主線一、即能源企業的資產設備部分,需要全壽命周期優化,未來這條主線還將往負荷側延伸,把能源用戶的內部的能源系統和負荷設備都連接進來,并且與工業互聯網的一些場景整合。
主線二、能量過程優化,即圍繞源網荷儲,在數字化的基礎上,實現優化運行、節能調度、優化交易。
主線三、客戶服務過程優化,客戶服務流程又包括面向居民用戶的服務流程,和面向企業客戶的服務流程(大多數增量配網可能都面向企業服務)。而就服務產品、服務方式、服務流程來說,面向居民用戶的流程更接近消費類企業(2C),而面向企業的更向阿里巴巴(2B),又有大量細節上的差異。
在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和定位上,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特征,以及市場與客戶的需求進行細化的設計,三條業務主線各有側重,并且結合服務業務的需求,對于大型跨地區的能源集團來說,還需要實現當地企業與總部集團的數字化業務架構優化與平衡。因此只能參考而不能照搬工業4.0或者兩化融合方案,走出綜合智慧能源服務特有的數字化轉型路徑。